尼日利亚寄托私有化解决电力稀缺问题
尼日利亚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日前签署协议,计划将尼国有电力资产出售给15家公司。此次出售的国有电力资产包括10家发电厂和5家配电公司。此举旨在帮助解决尼长期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同时也是其电力私有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电力缺口成绊脚石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但其国内电力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尼全国人口1.6亿,预计未来10年需要4万兆瓦电力,而目前实际发电量不到5000兆瓦,有近一半的人口处于日常缺电的状态。
据悉,尼全国共有12家发电厂,而国家电网仅由5家天然气电厂和3家水电站供电,全国电力系统装机容量严重不足。
据当地《抨击报》报道,尼电力部表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6442兆瓦,但实际供电量远远落后于发电装机量。2012年12月23日,全国发电峰值仅为4517.6兆瓦。
电力短缺迫使尼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进口柴油发电,这严重影响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据当地《每日信报》消息,尼工商矿农业联合会表示,由于供电不足,国内商业用户和居民不得不依靠自主发电,从而使国内商业经营成本增加了40%。
究其原因,尼电力生产和输送能力低,致使电力成本居高不下;国内电力设备严重老化,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电力工业高度垄断,腐败猖獗,管理水平低下;国内电力投资不足,电力发展艰难;国内资源利用不合理,对天然气依赖性较大。
总统乔纳森曾表示:“政府确信,只有引进私有投资者,电力改革才能获得成功。”
崎岖的私有化之路
早在2010年,尼现任总统乔纳森就宣布,将对电力行业进行私有化改革。他表示,尼将允许私营企业投资建设天然气电厂、水电站和燃煤电站,并可以参与电力销售。私有化改革计划拟于2011年前转让部分国有发配电资产,并承诺于2012年结束经常断电的局面。
2011年,为推进电力行业私有化改革,尼电力部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尼国家电力公司的运营。同时将尼国电多数高管调往电力部或公司之外的其他地方任职。此举标志着尼电力行业私有化改革已迈出关键性一步。
然而,到2011年底,尼总统电力特别行动小组及尼电力部连续三次推迟了国内电力行业改革的进程,将尼国电下属18家电力公司的招投标延迟到2012年第2季度。
2012年2月,尼政府再次推迟了其先前公布的拆分尼国电并进行私有化的既定安排,致使私有化改革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9月,尼公共企业管理局再次调整了电力行业私有化的时间表,将发电企业财务标的开标时间推迟到10月16日。
同年,尼电力部长纳吉和公共企业管理局局长博兰乐遭解职。尽管尼副总统桑博对外表示,这不会影响尼电力私有化改革进程,但一系列的变故让一直关注尼电力行业改革及私有化进程的投资者极其失望。
吸引力与投资担忧
尼政府推动电力行业私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长期垄断经营格局和电力发展举步维艰局面,来自国外的私有投资者将充分享受投资优惠政策:项目建成投产初期免缴企业所得税、免税期之后的投资补贴以及生产用设备实行更加优惠的关税减免等。
这使得众多国际电力公司纷纷进入尼电力市场寻求发展。此前,美国GE公司获得美进出口银行10亿美元贷款支持,开始向尼日利亚出口电力设备。ABB集团也重返尼电力市场,计划未来五年内大规模进行投资。
此外,来自以色列、瑞士、奥地利、英国、中国等国的近400家投资者都参与到尼电力行业私有化改革进程之中。
尽管市场吸引力巨大,但尼国内的投资环境还是引起了外资公司的担忧:尼政府的人事变动和随意性的政策变更容易造成投资进程受阻;政府腐败严重,管理能力差,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投资风险;基础设施落后、安全状况恶劣令国外投资者信心不足;尼工会力量过于强大,罢工呈常态,且劳动力素质低;外籍员工准入难;土地问题、经济纠纷难以解决。
虽然在私有化进程中遭受了许多挫折,但“迷信”私有化的尼政府势必会将改革推行下去。
私有化拉动电力收入
据尼国电提供的数据,在电力部门完成目前私有化进程的3年内,随着输电效率和发电量的提高,尼电力行业的收入将达到每年75亿美元。
据了解,2012年底,尼电力行业收入仅为16.5亿美元,输电效率为46%,发电量4000兆瓦。尼政府预计,用3年时间将输电效率提高1倍,且争取达到1万兆瓦的发电量。随着电力行业私有化改革的推进和未来10家发电厂的建设,2013―2014年将成为尼能源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预测,若尼国内达到1万兆瓦的发电量,2014―2015年其国内电力需求将再增加8000兆瓦,并需要开始新一轮的投资。2015年后,随着经济稳步增长,尼可能会将发电量提至2万兆瓦,并改变现行的电力收费制度。